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溫馨故事」標籤的文章

善良無須考核 — 電影《中央車站》的主角

圖片
巴西著名導演沃爾特·塞勒斯(Walter Salles)1998年在為電影「中央車站」選角的時候,挑選很多藝校裡的學生,但都不夠滿意。

新台幣 25 元蓋的禮拜堂

1944 年,賴炳桐牧師來到北港服事,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。戰後,賴牧師成功為教會爭取到了一片 700 坪、原屬於日本佛寺的土地,卻沒足夠的經費改建為禮拜堂。在百業待興、物資是相當的匱乏,人們的錢袋裡也僅能零星攢些「磅子」(當時的舊台幣)。

幸運餐桌免費招待

連續三個多月,丹尼的餐廳營收根本無法與成本打平,在經濟不景氣前,這間小餐館也曾有過門外大排長龍的日子。而今晚,丹尼算了算帳款,他決定;餐廳就開到今天了吧!他已無力再承擔虧損了。

上帝手中沒有失敗品,哆啦A夢配音員的故事

圖片
在日本,有一個小女孩非常的自卑,因為她的聲音很難聽、很奇怪,天生沙啞,甚至怪到沒有人願意跟她做朋友,還常嘲笑她。她曾因此非常難過,覺得自己是個失敗品,上天對她太不公平了!

關於契約精神:請為你的冷漠付費

在美國有這樣一個故事,1935年的冬天,是美國經濟最蕭條的一段日子。 這天,在紐約市一個窮人居住區內的法庭上,正在開庭審理著一個案子。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偷麵包的老奶奶。她衣衫破舊,滿面愁容,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。

老神父的遺囑

一個發生於台灣的故事 ~ 在南投縣做律師已經快二十年了,偶然亦有到附近鄉下辦事,間接認識了那裡的湯神父,是位慈祥的老神父。

感恩節-團聚的節日

感恩節(Thanksgiving)在美國是個闔家相聚的重要節日,類似於華人除夕團圓的概念,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人固定慶祝感恩節的日子。

媽媽,只有你能欣賞我

第一次參加家長會,幼兒園的老師說:「你的兒子有過動症,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,最好帶他去兒童精神科看一看。」

把這份愛傳下去

圖片
李察是一個汽車修理廠的技工,也是個虔誠的基督徒。 不久前,汽車修理廠的工人舉行示威罷工,要求調高待遇。李察因體恤工廠在經濟不景氣下生意滑落,故願意與資方共渡時艱,沒有參加罷工。後來工人在罷工示威中贏得勝利,帶頭罷工的正是李察的主管。主管對李察的不合作很不高興,沒多久,就把李察解雇了。

無家可歸的鋼琴音樂家

圖片
當時,在佛羅里達一家樂器店門口,擺著一架鋼琴,來往的市民可以隨意彈唱。這一天,這位蓬頭垢面的流浪漢經過這裡,看到了鋼琴,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。他打量著那座不算昂貴但充滿文藝復興風格的傢伙,內心充滿了激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