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代使徒是如何為主受苦殉道的?

耶穌升天以後,不久門徒得著聖靈的能力,向萬民為祂作見證,他們捨己為主,奔走十架道路,遭遇各種逼迫苦難和危險,至終剛強站穩,不屈不撓,作基督的精兵,而至死忠心,完成主所托付的使命。

茲就聖經所記,以及古傳的查考,將其各人殉道的史蹟,略述於後,作為今日以受苦為心志之肢體,虔思默想,朝乾夕惕,同得勉勵與奮進,愛主更深。

司提反

意冠冕,他是原始教會最初設立七個執事之一,大有信心,被聖靈充滿,滿得智慧和能力。為真道竭力申訴與分辯,被眾人把他推到城外,用石頭打死,其時掃羅也喜悅他被害,教會開始大遭逼迫,門徒分散各處傳道,有虔誠的人,把司徒反埋葬了,是第一位殉道者,成為馨香的活祭。

使徒彼得

原名西門,又稱磯法,意皆磐石,弟安得烈,加利利的伯賽大人,以捕魚為業,蒙召後,兄弟二人撇下一切跟從耶穌。當主升天後,門徒多受逼迫,彼得曾被希律亞基帕王捉拿下監,半夜被天使救世。

彼得行了許多神蹟,最後到了羅馬,在主後六十四年,尼祿皇為要觀看羅馬城焚燒為娛樂,就下令放火燒城,卻故意歸咎於基督徒,以至許多信徒遇害,起初,許多在彼得身邊的基督徒都勸他趕快走避,他一開始不願意離開這些羊群,但後來沒有辦法了,只好一人逃離,當他到了那路上時,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個人走來,他認出就是主耶穌基督,他問道:「主啊!你要到哪裡去?」耶穌對他說:「彼得,你離棄了我的羊,現在我要到羅馬再釘一次十字架!」

彼得頓時捶胸大哭,立刻又轉回羅馬,不久被捕,彼得被綁在一個羅馬監獄的污水溝中。九個月後,二位折磨他的人就信主重生了。當他被帶去釘十架時,他要求自己被倒釘十字架,因為他認為自己不配跟主耶穌同樣的死法。這是應驗主所說的預言「人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」。

從阿披安通往羅馬的路上,有一個教堂,名叫「主啊!你要往哪裡去?」乃是紀念大使徒彼得為基督而死。

使徒保羅

新約的三分之二是聖靈藉著他寫的。意微小,原名掃羅,是便雅敏支派的人,生於基利家的大數,他從父承繼為羅馬公民,因其祖先有功於羅馬政府之故。保羅原是以製帳棚為業,曾在迦瑪列門下,按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,本來他是逼迫基督徒的。當司提反被石頭打死時,他喜悅司提反被害,此後殘害教會,將男女下在監裡。後來他在大馬色路上蒙主光照啟示,幡然悔改,為主大發熱心,到處宣傳福音,引領多人歸主,與巴拿巴同作旅行佈道之工。

經歷許多苦害,在以哥念,路司得先後被眾人石擊,以為保羅死了,便拖到城外,但他卻能起來往特庇去,以後又在腓立比,與西拉被捉拿棍打下監,復得釋放,繼續又往各地傳主福音,更受逼迫艱難。最後保羅在耶路撒冷被捉拿,解送到羅馬,足足住了兩年,被釋放後,又曾往希臘、羅馬各處探望教會,並赴西班牙佈道,當他再回到羅馬時,與使徒彼得同時被捉下監,九個月後,尼祿王下令將保羅斬首,死於主後六十六年。

使徒保羅說過:「 若基督沒有復活,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,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。」(林前15:13-19)

使徒約翰

意神的禮物,神的恩賜,是西庇太的兒子,雅各的弟弟,這位使徒約翰,被稱為主所愛的門徒。

約翰是十二使徒中(也是早期教會重要人物中)惟一壽終正寢的,他躲過了尼祿皇的迫害,羅馬皇帝圖密善曾下令將他拘到羅馬受審,在羅馬,三次被放進一個熱滾滾的大油鍋活炸,但卻沒有受到傷害,之後被圖密善放逐到拔摩海島(也在那裡完成了曠世鉅作──啟示錄)。

圖密善遇刺後,約翰回到以弗所教會,晚年(他活了超過一百歲),他已步履維艱,都是由年輕信徒抬轎帶他前往聚會的,他也這樣囑咐那些青年:「小子們,你們應當彼此相愛。」由於他晚年常以「神就是愛」教訓門徒,後世稱他為「愛的使徒」,在主後九十八年安然死去。

寫雅各書的雅各

耶穌的兄弟,雅各書的作者,於五旬節後,終身住在耶路撒冷,執掌教會權柄,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。在主後六十三年,耶路撒冷將見傾危的時候猶太的長老令雅各到聖殿的二層涼台上,向百姓說,拿撒勒的耶穌不是彌賽亞,雅各卻是不從,改口說,基督為神的兒子,為審判萬人之王,以致長老大怒把他從涼台上推下來,當逼迫他的人發現他並未摔死,就拿大鎚把雅各鎚死。

西庇太的雅各

意篡奪者,業漁夫,是西庇太的兒子,使徒約翰的哥哥,又稱大雅各。他被希律王亞基帕用刀殺死,是使徒中第一位殉道的,時在主後四十四年。

早期基督教著作家克雷門(Clemens)說:「當大雅各赴刑場時,有一個假見證人隨行,這人以為他面臨死刑,必是恐懼戰兢,痛哭求救。詎料他卻滿有平安喜樂,態度從容,面貌光彩,如同得勝凱旋的勇士,因此大受感動,深知雅各所事奉之主是真活神,祂能將平安、喜樂、能力,賜給門徒。結果這個假見證人當場悔改信主,當時並願與雅各一同殉道,兩人都被希律王.亞基帕砍頭。」

亞勒腓的雅各

他是亞勒腓的兒子,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,又稱小雅各。他在印度被處死,而身體被鋸成許多塊,鋸子成為雅各的標誌,見證他如何為主殉道。

腓力

意愛馬者,業漁夫,是加利利省的伯賽大人,為主所選召十二使徒之一。他到亞洲各處異邦人中為主作見證,起初在北亞西亞做工,後往弗呂家,直到希利波里,見當地人黑暗迷信,拜大蛇為神,竭力勸人棄邪歸正,結果多人悔改,並願將蛇神毀滅。

因此祭司首領們失去得利的門路,就起來捉拿腓力下在監裡,又把他釘死,被他的朋友巴多羅買,冒險去取下屍體埋葬了,在死前,他要求自己的身體被包在紙草裡面,而不是上好的亞麻布裡。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身體不配得跟耶穌一樣受到同等的待遇,時在主後五十二年。

腓力死於雅各殉道後第八年,即主後五十二年。

安得烈

意剛毅或得勝者,加利利省伯賽大人,是使徒彼得的弟弟。他後來在亞西亞(約今土耳其西部)傳道,當他行到伊第沙時,受到巡撫伊奇士的恫嚇,不準他傳福音,但他不為所迫,繼續傳道,以致被判死刑,被掛上X型十字架(故後世以此為他的記號)。

古傳記載他的臨刑得勝情景,乃是面對十架酷刑,毫無懼色,反能從容放膽的說:「哦!十字架,最歡迎的十字架,時常仰望的十字架,我用最甘心樂意切望的態度來到你面前,因我是那位為我被釘在你上面的主耶穌的門徒,哦!十字架是我所愛慕渴望擁抱的。」他被釘全身劇痛,但他在還沒有斷氣時,仍不斷宣講基督的福音,而且為判他死刑的人向神禱告,使那些人受感相信福音,並要求官長釋放他,當被割下捆綁他的最後一根繩索時,身體墜落於地,卻已經死了。

巴多羅買

又名拿坦業,意神的禮物,加利省的迦拿人,原以捕魚為業,被腓力引領歸主,主稱他為真以色列人,選為十二使徒之一。據遺傳說,他曾到異邦亞米尼亞,及印度傳福音行神蹟,並引領多人歸主,曾經將馬太福音翻成梵文,使異邦信徒可以閱讀。但為邪教人所嫉妒,先剝他皮,或用棍打,再釘十字架上,最後用刀將他殺死,十分悲慘。

多馬

意雙生的,又稱為低土馬,為十二使徒之一。他曾往東方佈道直到印度,引領許多人歸主,在印度設立一教會,名多馬堂,以紀念多馬,該教會至一九七一年,已成立一千九百零九年之久了。(今日印度西北部有一多馬教堂,就是他當時傳教於此的證據)。

後來被拜偶像的祭司逮捕,並用火燙的鐵板虐待,又被放進一個火爐裡焚燒。但歷史學者聖哲羅姆(St. Jerome)說:多馬的身體並沒有被燒燬,於是拜偶像的祭司就用長矛刺穿他的身體,直到他死去為止。

馬太

使徒馬太就是馬太福音的作者,意神的恩賜,又名利未,意聯合,是亞勒腓的兒子,生於拿撒勒,長於迦伯農,原是稅吏,蒙召作門徒時,立刻撇下一切跟隨耶穌。他於主升天後繼續在猶太傳道九年,在他未離猶太往外邦傳福音前,用希伯來文寫下馬太福音給猶太人,後來小雅各將它翻為希臘文。馬太又往古實傳道,設立教會,領多人歸主,又赴帕西亞傳道,當他重返埃提阿伯時,在乃旦巴(Nadaba)城被戟刺死,時在主後六十年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路加

路加福音的作者,意發光,被稱為親愛的醫生,他是外邦人,為保羅旅行佈道的良伴,著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兩本書。當保羅在羅馬第二次被囚的時候,他把福音傳到希臘,在那裡殉道,被吊死在雅典的一棵橄欖樹上。

馬可

馬可福音的作者,意照耀,又稱呼馬可的約翰,父母屬利未支派,耶路撒冷人,母親名馬利亞,表弟是巴拿巴,彼得帶領馬可歸主,遊行傳道。馬可將彼得口述耶穌一生的事蹟,用希臘文寫出馬可福音,他往亞力山大傳道,設立教會監督,又往呂比亞去傳福音,領多人歸主,後來返回亞力山大。埃及人妒忌他的權柄,將他捉拿,兩腳捆綁,在街上拖拉,身體又被痛打流血,次日燒死。信徒收埋骸骨,據傳說,馬可骸骨又被移葬在維尼斯城,因此他們以馬可為守護神。

達太

意智慧或胸懷,小雅各的兄弟,他往波斯國傳福音,廣行神蹟,引領多入歸主,因此觸犯當局,被人用箭射死,時在主後七十二年。

西門

又被稱為奮銳黨的西門,奮銳黨在當時是一個激進、反羅馬、主張宗教與政治革命的黨派。曾在毛力坦拿(Mauritania)做工並宣揚福音,之後往埃及傳教,再往亞美尼亞王國傳教,最後在黎巴嫩的貝魯特被釘十字架殉道,時在主後七十二年。

馬提亞

神的恩賜,耶穌升天後,他被門徒選舉為接續賣主上吊自殺身亡的猶大位分,馬提亞得了這使徒的職分,馬提亞原是七十門徒中的一位,在耶路撒冷為道殉命,他們先用石頭打他,然後用刀割下他的首級,至為殘酷。

教會的根基是用血鋪成的,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

如果耶穌沒有復活,使徒們應該會知道,沒有人願意為了一個騙子而死。 所有使徒甘願經歷可怕死亡的事實,拒絕放棄信仰基督的事實 – 有力證明了他們親自目睹了耶穌基督的復活。

『又有人忍受戲弄、鞭打、捆鎖、監禁、各等的磨煉、被石頭打死、被鋸鋸死、受試探、被刀殺,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、受窮乏、患難、苦害、在曠野、山嶺、山洞、地穴、飄流無定,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。』(來11:36-38)

資料來源:

  1. 11個使徒是怎麼死的?|純正福音和復興網站
  2. 初代使徒是如何為主受苦殉道的? - Glory Press